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夢幻搖籃的推手-紫螺

漂浮的紫螺與水母


       第一次看到紫螺,是念文化大學的海洋系大一那一年,海洋生態學的野外觀察,一部遊覽車載著一車嘻嘻鬧鬧的學生,從陽明山一路殺到馬崗,澳底的東北季風和陽明山的風有拼,曾老師帶我們在海邊和九孔池邊觀察,那時的我,正開始學習認是海洋生物。



       這時有同學嚷嚷著圍著看到了僧帽水母,七嘴八舌的討論著它的毒性,我則翻弄著潮線上的海草堆,想要自己找到另外一隻葡萄牙戰艦,這時我在朝線上看到了一個特別的貝殼, 這是一隻紫色的貝殼,夢幻的色調讓我不敢相信大海調色盤會調出這樣美麗的顏色。這個浪漫紫色的外殼,出乎意料的它的殼質薄而輕,沒有口蓋,身體呈現淡淡紫色,而腹足黏附在一坨黏液形成的泡泡,好奇特的組合。

       心中出現許多疑惑?它的殼怎麼這麼薄?有麼好處?為什麼?

       這個疑惑多年後逐漸的在書本落文獻中找到答案,紫螺和大多數的螺不一樣,他捨棄了底棲的生活,選擇終生漂浮的生活方式,紫螺漂浮的方是很奇特,它會附著於自己的腹足分泌出來黏液,這些黏液會形成一個一個的泡泡,泡泡便組成一個如浮筏的漂浮囊,以腹足將身體攀附在浮筏上,這個浮筏可以支持紫螺的重量,配合特殊超薄的外殼形態,可以減輕的重量,讓它終其一生漂流在大洋上,吃喝拉撒通通在這兒完成。

       所以它會隨著洋流漂,紫螺分佈在熱帶太平洋溫暖的水域,往往在颱風暴雨後、就有成群的個體被洋流沖上海灘上。紫螺的食物相當專一,它最愛的食物是漂浮在水面的水母,紫螺隨著風浪潮汐,尋找俗稱葡萄牙戰艦的僧帽水母(Portuguese man-of-war),以它特殊的齒舌刮食。

紫螺的齒舌,用來刮食水母的組織

       雌雄異體的紫螺,它的生殖也在這浮筏上完成,母紫螺將幼生或受精卵產在浮筏上,讓小紫螺免受漂流之苦,確保它的順利成長,所以在同一個浮筏上可能會同時有不同發育階段的受精卵,紫螺寶寶經過擔輪幼蟲及披面幼蟲後之後才會離開媽媽的搖籃,開始在自己的浮筏下闖蕩大海。

紫螺-擁有輕盈浪漫的紫色外殼


       最近科學家對這一群遠洋遊俠的演化進行研究,他們認為,紫螺的遠祖和他的近親海螄螺一樣都是靠刺絲胞生物為生過著底棲的生活,並且會產生黏稠度及高的粘液混著砂礫呈網狀裹著受精卵,偶然間混到氣泡產生漂浮筏,若正好環境中有大量漂浮性的水母,就耗提高生存優勢,而逐漸演化出現在的紫螺。雖然這是一個大膽的推論,但是卻可以由一些過度的物種看出蛛絲馬跡,同時也告訴我們,有時危機來臨,也是轉機的開始,天無絕人之路,造化自成演化。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綱:腹足綱 Gastropoda
目:異腹足目 Heterogastropoda
科:紫螺科 Janthinidae
屬:紫螺屬 Janthina
種:紫螺 J. janthina

Reference: http://mollus.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1/07/18/mollus.eyr020.extract

漂浮的紫螺與水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