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足目 Heteropoda
鶉螺科 Tonnidae
學 名:Tonna perdix (Linnaeus, 1758)
中 文 名:鶉螺
型態特徵:貝殼呈長卵圓形,殼質薄。約有7個螺層,縫合線淺溝狀。螺塔略高,體螺層膨大。貝殼除胎殼光滑無肋之外,其餘螺層皆具寬而鈍的螺旋肋。其殼面光滑,生長紋細密,殼表被有一層薄的黃褐色殼皮。貝殼的顏色多變,有些個體為淡褐色,螺肋上還有黃褐色的近方形斑塊,有些個體則為咖啡色,在螺旋肋上具有縱行的白色新月形條紋,使貝殼殼面呈現類似磚牆般的花樣。殼口大,內面為黃褐色。外唇薄,具褐色邊緣,具缺刻,內唇上部滑層薄,緊貼體螺層,下部滑層較厚。前水管溝短。
分佈現況:廣泛分佈於世界各暖水域。台灣產於東北角、台北縣貢寮鄉龍洞及馬岡、屏東縣恆春半島、恆春、大樹房及海口、高雄縣、花蓮、綠島、小琉球、澎湖、南沙太平島。
棲所及特性:屬暖水性種類。喜歡棲息在潮間帶低潮區至水深約50公尺處的淺海沙質底及岩礁海底。肉可食用,貝殼可供觀賞。
學 名:Tonna perdix (Linnaeus, 1758)
中 文 名:鶉螺
型態特徵:貝殼呈長卵圓形,殼質薄。約有7個螺層,縫合線淺溝狀。螺塔略高,體螺層膨大。貝殼除胎殼光滑無肋之外,其餘螺層皆具寬而鈍的螺旋肋。其殼面光滑,生長紋細密,殼表被有一層薄的黃褐色殼皮。貝殼的顏色多變,有些個體為淡褐色,螺肋上還有黃褐色的近方形斑塊,有些個體則為咖啡色,在螺旋肋上具有縱行的白色新月形條紋,使貝殼殼面呈現類似磚牆般的花樣。殼口大,內面為黃褐色。外唇薄,具褐色邊緣,具缺刻,內唇上部滑層薄,緊貼體螺層,下部滑層較厚。前水管溝短。
分佈現況:廣泛分佈於世界各暖水域。台灣產於東北角、台北縣貢寮鄉龍洞及馬岡、屏東縣恆春半島、恆春、大樹房及海口、高雄縣、花蓮、綠島、小琉球、澎湖、南沙太平島。
棲所及特性:屬暖水性種類。喜歡棲息在潮間帶低潮區至水深約50公尺處的淺海沙質底及岩礁海底。肉可食用,貝殼可供觀賞。